第十二回:《郧阳文化》之:漫谈郧西的祭祀文化1 

原郧阳府地图

祭祀文化是郧西传统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分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郧西作为麇、商、绞古国之地,也不例外。郧西人相信天人合一、人神能够相通。祭,是会意字,是把酒肉放在桌上之意,把酒肉献给远方的神灵。其中包含祭天界神灵、地界神灵、祭奠远祖等多种含义。《孝经注疏》卷二“士章正义”曰“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祭”;“祀者似也,神人相临”。古人认为人与上天神灵、人与远祖、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灵是相通的,而神是伟大的,人的力量有限,人需要神灵的帮助,需要神灵的保佑,甚至是原谅。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神灵沟通呢?古人根据现实生活条件,创造了很多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以极力表达对上天神灵,对大自然,对远祖的敬畏之心、敬礼之情,敬爱之意,以及表达与上天神灵、大自然的神灵远祖、甚至是鬼怪神灵相通的愿望,希望与他们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构建一种和谐。人类为此探索了很多方式,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方式也不一样,正如人们所说,“神灵自在心中”,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对神灵的认识可能就不一样。这种差异体现在神灵传说不同,宗教教义、理论的不同,神灵的多样性,寺观庙堂建设的不同,祭祀供品的选择与制作,祭祀仪式以及隆重程度的不同。由此而衍生出祭祀活动的丰富多彩,祭祀时间、地点的选择上的讲究,祭文的撰写,祭祀仪式上的不断创新与规范。以彰显内心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重,以求给神灵最好的礼遇,以取悦于神灵。

因此,围绕祭祀活动的展开,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祭祀文化。郧西的祭祀文化就是人类祭祀文化长河中的一粒璀璨的明珠,受到郧西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特别是移民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充满着浓郁的郧西地方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郧西祭祀文化,包括七夕祭祀文化、封神文化、宗教神庙文化、祭祀建筑文化、雕刻、雕塑、剪纸等文化艺术,祭奠丧葬文化,祭品、祭器的制作等手工业文化、神话传说以及祭祀文学作品,以及春节、清明节、四月八浴佛节、七夕、七月半、庙会和三月十五龙花会等祭祀节会活动文化等等。

一、郧西祭祀文化的产生与特征

1、悠久的历史,使郧西的祭祀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郧西金银山恐龙蛋化石的发现,郧西白龙洞古人类活动遗址考古发现,证明郧西在100万年左右就有人类居住,且有了用火的痕迹。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使用痕迹,都表明郧西在远古就有了人类的生存,有古人类神话产生的丰厚土壤。并且形成了洪水滔天,女娲抟土造人、彭祖、姜子牙封神、蚕娘娘、牛郎织女、大年三十晚上开天门、以及很多神灵传说和舜、杨六郎等众多古代英雄人物传说,这些传说是时代的反映,也最终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成为人们祭祀和崇拜的对象。

史载, 郧西是古麇、商之地,在禹贡为梁州之域。周文王化行江汉,是为召南。绞(郧西西北)在周时为沣之部落,后为国。春秋时,今郧西东南为锡地,西北上津为晋地,晋阴是也。鲁文公十一年(前616)麇、(前611年)绞分别并于楚。战国时,锡(郧西东南)属韩。商於(上津一带)属秦,以封卫鞅。秦始皇十六年,韩献南阳地。二十六年秦朝郡县天下,置内史、南阳郡、汉中郡。锡(郧西东南)属南阳郡,商(包括郧西上津)属内史。房陵、上庸属汉中郡。汉武帝改梁州为益州,锡(郧西东南)、长利(治所今天郧西观音五顶坪一带,上津属长利)隶之,属汉中郡,隶于益州部。商(上津一带商地)属于弘农部,隶于司隶部。东汉前期因之,唯长利并入锡,仍属汉中郡。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割据汉中,改汉中郡称汉宁郡,上津是其势力范围。郧西中东部为荆州牧刘表管辖。建安十五年房陵、锡、上庸别属新城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兵入南郑,逐降张鲁,复设汉中郡。但划出该郡东部的西城、安阳二县设西城郡。割锡、上庸二县及武陵地设上庸郡,另设房陵郡,此三郡纳入荆州版图,时称“东三郡”。郧西东南属上庸郡,上津一带属西城郡。

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以申仪为西城郡守。219年12月因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孟达、刘封不救。魏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孟达投降曹魏,曹魏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孟达为新城太守、平阳亭侯。郧西县境为魏国所辖 ,属新城郡。三国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申仪背叛刘封,申耽降魏,魏改西城为魏兴郡,以申仪领魏兴太守。上津属魏兴郡,郧西东南仍属新城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郧西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隶魏兴郡。魏明帝曹睿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灵、巫县为上庸郡,立锡县设锡郡。此时,郧西东南部属锡郡、上津属魏兴郡之平阳县。魏明帝曹睿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改锡郡为锡县,属魏兴郡。于上洛县设上洛郡,商属上洛郡,今郧西东南属魏兴郡,上津属上洛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平阳县为晋兴,281年改为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今上津)。晋太康四年(283年)析锡县复置长利县,属魏兴郡。晋太康五年(284),立郧乡县,长利县废入郧乡县,属荆州魏兴郡。郧西东南部属之。上津属兴晋县。惠帝永宁元年(301),兴晋县(上津)改属益州汉中郡。东晋咸和二年(327),郧乡县、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郡治北上洛县(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

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南朝肖齐建元二年(480),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荆州为洛州;南北二上洛郡属洛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

梁太清一年(547年),于魏兴郡北境,梁州齐兴郡置兴州,改齐兴郡为南始平郡。后复改为齐兴。西魏废。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10月,魏将王雄出子午谷,伐上津、魏兴,于上津置南洛州,改北上洛郡为南洛州。以泉仲遵为刺史。西魏改梁置南上洛郡曰丰利郡,分鍚县置丰利县。废帝元年(552)王雄平上津、魏兴,以其地置东梁州。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553年8月,民叛,王雄讨之,平,迁其豪帅于雍州。西魏废帝三年(554)三月,以东梁州为金州,改南洛州(上津)为上州。据《寰宇记》卷140上津县载:“上州以晋时于此置上津戍为名”。563年,又并漫川、开化二县入上州。时上州之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改淯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淯阳县为长冈县。翌年(558)废长冈郡和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均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白河县之间)并入黄土,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郧西属甲郡黄土县。北周武成二年(560),省(丰利)郡,以入上津郡。同时废熊川、阳川2县,辖地并与丰利县。后又废上津郡入甲郡。581年隋朝建立,甲郡废。郧西东部属均州、西部上津仍属上州。开皇三年(583),罢天下郡,上洛郡废,保留商州。隋朝大业初,改长利为郧乡县,属淅阳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设西城郡,丰利县改属西城郡。废上州为上津县,隶上洛郡。隋朝义宁二年(618)以上津、丰利、黄土置上津郡。唐朝武德元年(618)以郧乡、安福置南丰州。郧西中东部属南丰州,上津属上津县,隶于上津郡。武德元年,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领上津、丰利、黄土、长利四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改属均州,元年(627)省长利县,又改属析州。十年(636),废上州,以黄土县属金州,丰利县属均州,上津县属商州,而隶山南东道。宋朝乾德六年(961),省丰利县入郧乡县,郧西中东部属郧乡县,隶均州,为武当西南路管辖,属京西南路。上津县属商州邑,隶陕西永兴军路。绍兴二年(1132),金将撤离曷自率金军主力经商州(今陕西商县)直逼上津,进攻金州(今陕西安康)。宋金州守将王彦寡不敌众,败退石泉(今陕西石泉)。金军遂入金州。上津陷落。三年(1133)五月,王彦复金州,收复金、房、均,彦任三州安抚使。五年(1135),三州(其中郧西锡义山一线以东为均州,上津隶金州)隶襄阳府路。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人分界。自散关及淮水中流以北,尽割畀金,于是弃京西唐、邓二州。又割陕西商、秦之半,止存上津、丰阳、天水三县及陇西、成纪余地。后并入均州。绍兴六十一年(1161)十一月,任天锡攻上津、商洛二县。元初,西域、汉阴、洵县、石泉、平利、上津六县入金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郧乡县改称郧县,更武当军为郧县,属均州,隶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省上津县为上津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

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与郧属于襄阳府,而郧又属均州,俱隶湖广下荆南道。成化十二年,因流民原因,郧县城置郧阳府,割郧之武阳五里、上津之津阳四里置郧西县,上津县、郧西县仍隶湖广下荆南道,郧西属郧阳府管辖。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入郧西县。万历《郧阳府志》云,黄土城,明成化十二年建县时,在县城东六十步掘地得断碑,上有登云县三字。

又有史载,北周时,洵阳之黄土县城即在此。据我观察,郧西滨河东路建设时,在二道河的河床中挖掘机掘开的全是板结的黄土层,或许古人说的是真的,郧西历史上或许曾经建过登云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

郧西虽然现在的县名始于明朝成化十二年,但郧西先后经历了诸侯国、郡、州、路、县的多次更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祭祀文化自然丰厚。史书很早就有了这里有关神仙和祭祀活动的记载。史载:郧乡县龙山之顶,有葬履坛,昔张黄二真人飞升遗履而去,后人葬履于坛。有二石道士侍立坛所。《华阳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太平广记》记载:东汉末年,张鲁在包括郧西在内的汉中地区传五斗米道。唐朝《段成式名山记》:上津天柱山,绝岩壁立,秀出众岭,有穴名游仙洞,洞口有竹数茎,寒风凛然,人不敢入。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关于郧西有关神仙传说的记载,“汉水又东,左得育溪,兴晋、旬阳二县分界于是谷。汉水又东合甲水口,水出秦岭山,东南流,迳金井城南,又东迳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南迳阳亭聚西,俗谓之平阳水。南合丰乡川水,水出弘农丰乡东山,西南流迳丰乡故城南。京相璠曰:南乡淅县有故鄷乡,《春秋》所谓丰淅也,于《地理志》属弘农,今属南乡。又西南合关祔水。关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水又东南迳魏兴郡之兴晋县南,晋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东,右入汉水。

汉水又东为龙渊,渊上有胡鼻山,石类胡人鼻故也。下临龙井渚,渊深数丈。汉水又东迳魏兴郡之锡县故城北,为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中,王莽之锡治也。县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数丈,世传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发饵术,恒数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汉水又东迳长利谷南,入谷,有长利故城,旧县也。汉水又东历姚方,盖舜后枝居是处,故地留姚称也。”《道书福地志》曰:“天心之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墙,长十余丈。山高谷深,多生微蘅,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天心山又名锡义山,在丰利县东六十五里。”康熙《兴安州志》(今安康)亦云:“阳涣为汉中守,后学道心山中”。因为当时陕西白河县与此山近,故《陕西通志》也有记载。相传“汉阳厥守汉中过而异之,弃官修仙此山”。这里一是说锡(郧西)之锡义山有神仙居住,二是说舜后枝居此。

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也说据《世本》曰:舜居妫内,在汉中西城县。枝居姚方。《光州志》:王津,字济川,商城人。嘉靖四十年(1561)举人。“性恬退,有操守。任上津令,抚爱百姓如慈母之哺婴儿。以抗直见忌,遂挂冠归。栖迟衡泌,寄情于诗酒。得异人传养生术,年愈九十飘然若神仙中人。”神仙的传说是道教发展的源头。流经关防乡的仙河就曾经是古祭祀文明的一块圣地。葛洪是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和炼丹家,字稚川,号抱朴子。他是继魏伯阳之后,对炼丹术贡献最大的道教学者。据《直隶商州总志》载,他“好神仙导养之法,乃入商山修炼,已而入罗浮山。”商山,泛称商州之山。安康董诏《读志脞说》则云:“旬阳仙河,源出商山,为汉长利水,葛稚川先生所游历之地,是曰仙水。”

《太平寰宇记》云:“上津县有长利水,亦名仙水。西北自丰阳县流入丰利县界(按:上津县今属湖北郧西;丰阳县即今山阳县;丰利县,后魏置,即今白河县,后为旬阳县属地)。”因而可知葛洪入商山修炼在今仙河一带,葛洪乃神仙一流人物,故而有此水名。仙河曾建有著名的仙河观,至今仍有三教神像于仙人观(注:明郧阳府志有载。因塑有仙人像,后人又称之为仙人观,即现关防乡仙人洞),观音镇也有三教宫。还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的悬棺,这都与所谓的仙人修炼有关。还传说汉朝张良曾在郧西仙河一带隐居,还有离此仅有三十多公里的郧西与白河、旬阳、镇安交界处有一北阳山,有一子房洞,相传张子房即在此洞隐居。其十世孙张鲁当年曾经在郧西、上津和汉中等汉水流域创立五斗米道。郧西,至今,仍有极少数所谓“驱鬼”,“收吓”的民间祭祀活动中,仍经常念到“张天师.....,急急如律令”之类的话,可见道教的影响。唐朝魏徵寿的《隋书》云:“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西城(笔者注:郧西一带曾属西城郡,治所旬阳)、房陵、清化、通川、宕渠,地皆连接,风俗颇同。”明志书载:“上津县如来岩,县东北四十五里,俗名赶龙洞。昔有大蛇为民害,有仙人驱蛇洞中,因坐御洞口,害遂除。今遗像尚存。”群众将除蛇害之人像敬在那里,以纪念除蛇英雄。

有关郧西祭祀的活动情况,史书、碑刻记载也很多,规模也很大。六郎龙泉古寺有皇帝的敕文,龟驮碑上有上津知县文林郎撰写的碑文,有唐、宋、明、清多次重修的情况记载以及庙宇的规模。“夫龙泉古寺,始建于上古,乃郧津之大观矣”“有祖师殿、娘娘殿”等10多个殿,另有门楼旁有关公像、周仓、关平像,旁有社学学堂,有孔庙,东南角还有一戏楼,南边山上设有跑马场供庙会玩马戏用。原有5人合抱以上古槐三棵,其它两棵于60年代砍作夹河区公所作船了,还有一棵因在房院内得以保存,下有小盆口粗的一股泉水。《旬阳县志》:“宝峰,(笔者注,宝峰和尚)渭南人。幼有悟性,乐静恶嚣。披剃后,谒湖广上津县弥陀寺(笔者注,位于今郧西湖北口回族乡)之翠峰禅师,问:“如何是佛?”翠峰曰:“撞着石头便是。”这是师徒参禅情景的记述。四月初八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为纪念佛祖诞辰,佛寺举行浴佛、法会等活动,在郧西、上津民间也有一定的节俗。浴佛方式为盆贮香水浴佛,浴佛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万历《湖广总志》说上津县“每年四月八日,各於寺观结立坛场,会集男女千百余人,罗跪於野,执经授受,谓之传经。”十分隆重。古鉴大士,金州王氏子,幼出家礼西蜀尊宿,复参显法寺智真大士为师,披剃后,坚持毗尼,探迹禅观,拜湖广上津县开山祖师清真无幻禅师处,乞为证据。问:“何为善恶?”答曰:“善能生福慧,恶能掌愚痴。”问:“若何?”答曰:“善不行则求福慧而无门,慧不修则超生死而无路”。师曰:“善哉善哉。”赐象牙、拂尘、钟磬送行。遂回锡归隐石门。铸造铁佛,永世礼拜。正德九年(1514年),肃衣跌坐,偈曰:“离幻得自在,真灵永不坏。长住不生灭,法力空劫外。”偈毕圆寂。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上津有很多得道的高僧,可见上津祭祀的繁荣。

据不完全了解,郧西的寺堂庙观庵或者遗址有规模的就达上百处,土地庙等小庙更是不可胜数。关防乡的周公观,周恭堰,就是宋朝周恭隐耕于关防,明代万历《郧阳府志》清楚记载“周恭耕于此”。“僧周恭,号无幻,居周公山,前知邑人有疾痛,求医辄效,后卒于本山,凡乡民遇旱祷雨,多应焉”。周恭堰就是他在修仙过程中所留下的祭祀文化宝贵遗产。还相传有关防乡老君沟据传是太上老君修炼之所。现存于郧县文化馆的弘治大钟,重5000斤,为铜铁合金,其工艺精湛,形状美观,令人叹为观止。钟的顶部镶着双面龙头,龙口紧衔钟身,悬持得十分稳当。钟下部呈莲花状,并交八卦图形铸造在其中,所以这口弘治大钟的真名叫双龙衔顶八卦钟。是郧阳府上津县(今郧西县)全体僧众及官吏献给郧阳府的贡物,代表了郧西祭祀祭品文化发展的水平。湖北口的弥陀寺佛塔,观音九龙寺的石雕,店子铁山寺的白塔和罗汉岩雕都是郧西祭祀文化与雕像艺术的完美结合。明代随着回民的一支从潼关内迁至郧西伊斯兰教传入郧西,而且境内有多座清真寺,仅湖北口最多时就有5座,羊尾镇老观庙也有一座,建造不仅精美,而且富有民族特色。

明中叶回民的一支从陕西潼关内迁,伊期兰教在郧西兴起。明崇祯六年(1633年)天主教由德籍传教士汤若望自陕西山阳县境内传入上津镇内,开始在上津天桥沟建有教堂。现上津教堂建于1905年。清朝,随着王聪儿等人率领的白莲教在郧西三官洞、八道河、上津、关防、店子、槐树等地的活动,佛教的民间组织白莲教也渗透入郧西,甚至有人参与了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尽管是佛教的一种,据说经过传播,与原有佛教有很大不同。当时人们称之为西天大乘教。据说当年王聪儿就把上津七里峡、三官洞和漫川石佛寺、天桥乡一带作为秘密据点。七里峡的如来寺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天主教、基督教、白莲教的相继传入,对郧西的祭祀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使郧西的宗教进一步复杂化,各种祭祀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交融的机会。至此,有汉族群众信既信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又信佛教或者道教,而且有极少数回族也有汉化的现象。而且庙和寺的界限也模糊起来,有些寺庙里有佛教的神,也有道教的神。

2、秀美的山川河流,使郧西的祭祀文化风格独具。郧西位于汉水之北,秦岭之南,南控荆楚,北抵商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山青水秀,境内有汉水、金钱河水、天河、仙河、归仙河等河流交汇,有锡义山、天蓬山、嵩山、金銮山、娘娘山、黄龙山、青龙山、湖北大梁、云岭、华盖山、广顺山(县北五里,明代八景之一广顺晴岚)等峻山盘桓,有黄龙洞、白龙洞、观音洞、仙人洞、赶龙洞、织姑洞等仙洞掩映其中,更有郧西县城西一里有动心潭,县南天河有圣钟潭等名潭分布其中,自古就是人间仙境,是修仙炼身的好地方,境内五大宗教俱全,琳宫梵宇,蟠据域中,寺庙众多,堂观林立,庵祠遍布,塔亭高耸、坛阁玲珑,祭俗成风,祭祀活动频繁,竞相发展,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

如,三官洞林区的三官殿中供奉的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就是源于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郧西很多地方有玉皇庙,每年正月初九,据传是玉帝的生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庙会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贸易和戏曲文化的发展,逢庙会,龙花会等祭祀节会活动,都会演大戏,相应带来人流物流的集中,商家也看中了商机,借机助推了商贸业的发展。古代,郧西的大寺大庙都建有戏楼,如上津、郧西、天河口杨泗庙前、六郎龙泉寺,郧西北街的武昌馆、南面的江西馆,都建有戏楼,其中上津的庙戏、郧西的庙戏最为繁荣。凡有庙会等大型祭祀活动均要演戏。郧西六郎龙泉寺过去不仅有戏楼,还有跑马场,搞跑马表演,听老人们讲,很是精彩。明代的郧西比较富庶,曲艺演出频繁,不仅节庆日搬演杂剧,乃至遇有丧葬,亲朋邻友亦携带食物,通宵观赏杂剧演出。因此就有监察御史刘谦亨等人上奏朝廷,建议禁止丧葬人家聚优伶以为戏,以正风俗。清同治五年《郧西县志·艺文志》:到清朝康熙年间,郧西县令郑晃仍在榜示禁止出殡时搬演杂剧,禁令写道:“尤可骇者,有力之家,修斋之外,扮演杂剧。宾朋满座,女眷盈庭,其门如市,欢呼达旦。

……居然人也只顾生人之乐,不问死者之悲……敢有仍蹈前习,除重责主丧外,族长、甲邻一并严处。”从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的郧西祭祀与戏曲文化结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另一方面郑晃认为祭祀是件严肃的事,不能轻怠。通过引导,郧西人树立了“人死众家丧”的习俗,郧西人每遇到有此类事,帮忙的帮忙,还兴送礼、送菜、送粮,唱歌也不收钱,而且帮忙要帮好,不能在别人悲伤的时侯,说笑打狂,形成了郧西人重视孝道,和睦邻里的良好传统。

可以说,在郧西祭祀活动与农业生产,与百姓的生活,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为便于认识和介绍的方便,郧西的祭祀文化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认识。

一、郧西神灵形象的丰富多彩。郧西祭祀文化中,祭祀对象众多,是郧西祭祀文化的特色之一。在郧西有玉皇、日月星神,风、雨、雷、电神、火神和云母、十大天王这样天上的神,有城隍、土地之类社神,有山神、水神、龙神、火神这样地上的神,同时还有牛郎、织女、关云长、孙大人这样的人神,有狼、槐树、檀树、将军石、石鼓老爷、转精灵石等物神;有神话传说中的神,如,二郎神,圣母、孙大圣,猴王;也有修仙的道人周恭,陈仙姑等所谓的仙人;还有贤达、烈士,列女;以及百姓家中的祖先。过去大多数人家中有神龛,摆有香火,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位”,旁边写着“东厨司命”等等神,也反映了所谓家神、家鬼很多,祭祀对象的层次多样性。还有灶神和门神的奉祀。是在家中祭祀的。据说,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

因此,这里的人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也有“官三民四”之说,旧时亦有士绅家于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别。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过去农村有时没有糖,就自己发明了制作红薯糖、麦牙糖之类的糖做,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请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灶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把灶门扫净,在灶台上点亮烛灯,在厨房炉灶边,摆上三牲(鸡、猪、鱼肉)、饴糖(麦芽糖)、清茶、水果、金纸奉祀灶神。但观音天河口一带,祭灶要做灶饼,如果闰月,要做13个灶饼,不闰月,只做12个摆在灶台上,祭灶时,在灶台上点灶灯,烧香纸,并祈祷灶神要好话多说。有“要得安,安灶官”之说。祭灶的礼仪,在我看来是整个灶神传说及祭祀风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为它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神怪观念。神仙不仅是可以沟通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戏弄的。人们的娱神行为同时也是自娱,神仙在年节当前的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影子,而是与我们一同欢庆佳节的血脉相通的家人。观音天河口有“祖会”,每年三月三,同宗同姓的家族一起集会先祭祀先祖,然后一起“吃会”,叙亲情,话祖德,唠家事,增进一家人团结的感情。祭祀活动在敬神行为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确保家庭的凝聚力和和谐,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按宗教信仰的不同,郧西有如来、弥陀佛等佛教中“佛”,有太上老君、三官、张天师等道教的神,这个系列的神在郧西分布最多,其中包括神和仙,这与张鲁等人曾经在此传道有关。此外包括一些所谓无家可归,无庙可去,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郧西人可怜他们专门在上津、郧西、店子分别为他们建起白骨塔、厉坛、白塔,甚至马安镇还有母狗坟,六郎千军岭还有“讨米子”(俗语,意为乞丐)坟,逢年过节,如七月半也为他们烧点纸,送点“野钱”,体现了郧西人富有同情心,尊重生命的善良心理。同时,也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期兰教中“真主”,这些最高神在信神者的心目中皆有一个有形的形象。人们根据传说、神话以及人们的想像,用泥、铜等为神造像,人们往往在神像前祭拜,即使回族伊期兰教,他们也会在向着麦加方向朝拜,因为他们相信“真主”在麦加。

二、郧西祭祀场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祭祀的活动开展的场所来分,郧西人祭祀的神灵分为灶神、门神、祖先等家祭的神,各种在寺庙中祭祀的神,以及在野外祭祀的孤魂。也可以分为:坛、宫、观、寺、庙、坟,宗堂、祠堂祭祀,以及对不能亲自去时,望山祭,顺河祭,扫地而祭等等。郧西人在祭祀场所的选择上,除了讲究风水外,而且有一点讲究,那就是祭祀的地方要干净,最好是人迹不至的地方。他们还认为,社坛之上不得盖房,否则,就会成为“丧国、丧权”之社。

从郧西祭祀体系和分布地域上分:一是沿天河流域以牛郎织女为中心的系列神;二是三官洞、安家等地以《封神榜》中的人物为核心的神;三是以上津古城、郧西县城、长利县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统治者信奉和祭祀的神,这主要是与统治者有关的社神、山神、水神、火神以及对统治阶级有贡献的,如原公祠中的原公,即明朝的原杰,对明朝治理“流民”有功。四是以五大宗教为核心的宗教神灵;五是家祭的神,也就是所谓的家神,是百姓家族中日常供奉的神灵,其目的通过祭祀,就是希望家族在神灵的庇佑之下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生活富足,不受灾祸邪难侵扰。

下一页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