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郧阳文化》之:郧县首次发现明代府城墙“官砖” 


   近年,郧县一位老同志在郧阳府老城旧址的西河滩边散步时,捡拾到一块凹印“官砖”字样的城墙砖。
   砖长36厘米,宽19匣米,厚10厘米,残断一角。除砖的正面中心凹印一寸见方的“官砖”字样外,砖的两侧都有凸印的文字。这些文字都不是刻画的,看得出是当年制作过程中,在砖坯未干时用刻好字样的木模拓印的。因为年久风化,并受沙石大水冲击磨损,两侧文字难以全部辨认。
   “官砖”的右侧可辨认的残剩文宁是:“郧阳卫窑军匠许达原造”(“达”为简化字,明代已有);左侧可辨认的残剩文字是:“郧阳卫口口千户所口口”。
   虽然这块“官砖”上的文字难以全部辨认,但这些可辨认的残剩文字却是这块砖的“身份证”--它既揭示了五百余年前修建郧阳府时的相关制度,也反映了明代的建设定规。
   郧县虽然控扼汉水,势分秦、巴,地连鄂、豫、陕三省,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但历史上并无城池。郧县县城依凭的是县治西北的高岗和东南的汉水这些自然屏障。
   至明成化十二年(1476),抚治荆襄流民的都御史原杰为安置流民,申奏朝廷建议于郧县设郧阳府并展筑郧县城池:
   “……今勘郧县地方广阔,迫近汉江,通竹山、房县、上津、洵阳、淅川等处,为四通八达要地,盗贼出没之所。应令展筑城池,添设府、卫,控制地方,抚安军民……。
   展筑郧县城池,添盖公署工程浩大,必须军民兼役方可图成。祈即敕令(皇帝下令)湖广镇守巡抚分委官员趁时修筑,庶得坚完,以抚流逋(流民),以安地方,辛甚!”(清同治丙寅年修《郧县志·原杰处置流民疏》)
   成化帝批准开设湖广郧阳府,并设(郧阳)湖广行都司,成立郧阳卫(卫:明太祖朱元璋创设的军事建制。一府或数府设卫,每卫5600人;1120人为千人所,112人为百人所。卫辖前、后、左、中、右五所,卫所设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卫所军士皆别立世袭的户籍,叫作军户,由官府分给土地屯田自养)。
   湖广行都司下辖郧阳卫、荆州卫、荆州左卫、荆州右卫、襄阳卫、襄阳护卫、衢塘卫、安陆卫。郧阳卫设指挥使(三品)、佥辜(正四品)、卫镇抚(正五品)、左、右所正副千户各二名(分别为正五品、从五品),经历、知事、所镇抚各一名(正六品)。
   成化十三年(1477)春正月,成化帝调湖广都指挥柴政掌(郧阳)湖广行都司事,负责拓展郧县城、修建府署等一应工程。次年十二月柴政病故,继其事者为都指挥佥事钟正。成化十五年(1479)则由太和山太监韦贵兼理。
   郧县旧无城,天顺八年,知县戴琰筑土墙以御寇。至成化十二年设府治于此,遂沿旧基恢拓,建成周围八百余丈,高二丈四尺,设六门的府城: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称为宣和门、平理门、迎薰门、拱辰门。皆有四坡重檐门楼,极为宏伟壮观。东、西、南三门皆有瓮城。另附建小西门、小南门以便出入。东开护城河以阻隔,西、南凭汉江为天堑,北踞山岭筑城墙。
   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新建府城仍不敷使用,都御史章焕于城东北将城墙扩筑两百余丈,并增设小东门(时雨门),终使郧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明末打遍天下的李自成五次攻击郧城,终未攻克;太平天国陈德才部也是攻而难克;民国时期,河南土匪“捞洋人”等闻听郧阳府富庶,多次带兵围攻郧城,结果仍是攻而难下!
   都指挥柴政等修建正规城墙的同时,对城内抚台、府、县诸种役门、机关也一一添建,遂使员B城以恢宏重镇屹立于鄂西北山野之中。此时的郧阳府城,凭郧山,临汉水,控扼四省毗连之地五十余县。真正是繁华昌盛,气象峥嵘!但见城外汉水,千帆云集,百舸争流,上通川陕,下达襄汉;鄂西北的桐油、木梓、生漆、木瓜、柴炭……汉口、襄樊、老河口的布匹百货均在此集散。而府城之内,万户相连,通衢纵横,钟楼巍巍,关阙重重,楼台馆阁,比比皆是,有省城之规模与气概!也因此,郧阳成为鄂豫川陕四省毗连地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中心。
   历数五百余年前郧阳府城的建设与郧阳卫的军事建制状况,是为了说明这块“官砖”实证了当年的历史和国史、方志所载。
   当时抚冶流民的都御史原杰申奏朝廷的建议是“展筑郧县城池,添盖公署工程浩大,必须军民兼役方可图成……”。成化皇帝批准了这一建议,并委派湖广省(含今湖北、湖南及广东、安徽部分)官员,以湖广省财力来实施郧阳城的建设。
   而“军民兼役”则是军队与老百姓共同完成这浩大工程。老百姓好说,无非是按府、县、乡、保切割分派钱粮徭役;军方则是郧阳府的卫、所之兵担负钱粮徭役。因为当时的军队是“屯田制”一自给自足之外还须向当地政府交纳赋税。一卫之兵5600人加上他们的家人(军户)就是个小社会,打仗耕种之外,应该是木、砌、石、窑、铁等各种丁匠具备。所以,造这块“官砖”的“许达原”留下的印记是“郧阳卫口口千户所口口”、“郧阳卫窑军匠许达原
   造”--许达原是卫、所军营中的工匠。
   但奇怪的是,这种有印记的砖十分罕见。笔者在郧阳府城长大,从1958--1969年拆府城建新城,都是亲见亲知。初期的郧县新城大部分房屋是郧阳府城拆下的旧料所建,尤其是单位公房如仓库、饭堂、厕所、围墙等大多是用三四十斤重一块的城墙砖所建。可谁也没见过这种带字的城墙砖(也许有工人见过,不知其意义,即“见之而不识之,故未言于人也”)。
   近三十年,郧县新城的楼房取代了初期的平房,因旧城墙砖不合新建筑的规格而被弃置不用,埋于地基下,只在新城的少数平房区或废弃空地开出的菜园边还可零星见到一些。近年郧县、十堰搜集带字旧砖的人不少,笔者处处留心,也于新城捡到精美的带字旧砖,但从来没见到这种有着重要印记的“官砖”!
   稍有建筑常识的人都知道,普通的砖在制作时只要把和好的泥按入坯模子,拍实抹平,坯模子一提,就是一块砖坯。制作快而可以大批量生产。但这种三面有印记的“官砖”要等砖坯制出后晾至半干,再用刻好文字的木模在三面压上文字,程序烦琐而效率极低。建郧阳府城所需的数以百万计的砖绝不可能这样生产!所以这种三面有印记的“官砖”,只能是用来标示规定砌筑任务作标记的。也因此,这种有印记的“官砖”十分罕见而弥足珍贵!
   考量这块“官砖”,有印记的左右两侧,绝无粘合剂的残留痕迹。而古代重要建筑如宫殿、坟墓、城墙的粘合剂一般是糯米汁拌和的石灰--它的粘合强度决不亚于今日的水泥。这块砖其它各面都还残留着这种坚硬的粘合剂,而且极难清除掉。一般的建筑用砖至多只能显露一大一小两个侧面,这块砖的两个大侧面却都无粘合痕迹,说明当时是用它砌单砖墙的(砖宽19厘米,砌不太高的单砖墙也相当稳固了)。那么,用以防守御敌的坚固高大的城墙,什么地方会砌单砖墙呢,那只能是城墙顶端的雉堞(城墙垛子)了。看看襄樊、荆州、北京的古城墙,我们就会明白。 把“官砖”刻印记并显露外面,本意并非是要让造砖的人千秋留名,而是明初丞相胡惟庸的一大发明。朱元璋定鼎南京后,巨富沈万三捐资修建南京城墙,朱元璋派胡惟庸监理。胡惟庸为防止担负砌筑任务的军民偷工减料,便切割分派任务,并下令承担任务各方要在所承担砌筑的段落作出标记--在两方交界处砌筑标明承建方隶属、姓名的字砖,以便查验。
   朱元璋对这一作法大加赞赏。从此这种作法便成为一种制度在明代相沿下来。
   郧阳府的明城墙由于修建时分工明确,监理严格,十分坚牢,易守难攻。保障了明清两朝郧阳府城近五百年的安宁。到了民国廿四年(1935)夏季,因汉江上游连月暴雨,江水暴涨,淹没了三丈多的驳岸后,又直漫上二丈四尺高的城墙。上城墙看大水的人就坐在城墙垛子上洗脚!抛江大水翻滚着巨浪,像千万头猛兽一次次冲撞着城墙,终于在农历六月六摧垮了东南角的60余丈城墙,浩浩大江直扑郧阳城,冲垮房屋800余间,死人无算!不久,7月3-8日又连降暴雨,雨量274.1毫米,上游山洪爆发,暴涨的江水又沿垮倒的城墙豁口扑向郧阳城,冲垮房屋800余栋。次年霍乱症大爆发,全县死万余人。其中郧阳城和黄龙镇死人最多,到了死人无人敢埋的地步。
   郧阳城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形似簸萁。所以东南城墙还起着江堤的作用。清末民初,北边城墙已渐拆毁,唯余土墙;东南方的城墙却没人敢动一砖。民国廿四年夏季大洪水大疾疫过后,国民党郧阳专署即组织修复了东南角城墙。
   今年是郧阳府城修建530年(1479完成一2009),又是郧阳府城淹没40周年(1969-2009),欣逢此际而“官砖”面世,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也许是对那永远消逝的辉煌古城的纪念吧!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